
小寒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,冬季的第5个节气,小寒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,也是人体阴阳气交的关键时期,民间俗称“三九”。
我国最早的历法之一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指出:“十二月节,月初寒尚小,故云,月半则大矣。”意思是说,农历十二月初次遇到寒流(寒冷)还算小的,所以叫做“小寒”,到月中的时候寒流(寒冷)就重了,就叫“大寒”。不过根据气象纪录,北方也有“小寒胜大寒,常见不稀罕”一说。
1
小寒养生要防寒保暖

小寒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,穿衣应以保暖为第一要务,尤其是头颈、背、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要倍加呵护。
相信很多正感染新冠病毒和阳康的人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,受凉后症状会反复或加重。“冬天戴棉帽,如同穿棉袄”,头部保暖非常重要。

对于习惯早起晨练的老年人,冬季可以适当推迟外出的时间,尽量避免太阳未升起时在寒冷的早晨运动。一是因为冬日适当早睡晚起有利于阳气潜藏,阴精蓄积。二是冷空气易导致冠状动脉痉挛,引起心脏供血不足甚至冠状动脉梗塞。

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,按摩和刺激足底穴位,既温肾补阳,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。
2
小寒养生扶阳补肾

★食物进补
民谚亦有“三九补一冬,来年无病痛”之说,说明冬季进补的重要性。
中医认为,寒为阴邪,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,可以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,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。进补食物可选择高热量、性偏温的食物,例如芝麻、栗子、大枣、桂圆肉、淮山药、莲子、枸杞等,但体质偏热、偏实及容易上火者,则要注意凉热的合理搭配。

同时,冬日进补也应当遵循“秋冬养阴”、“无扰乎阳”的原则,不宜生冷,但也不宜太过于燥热和油腻。这里特别指出,很多人都知道冬天吃羊肉汤、羊蝎子进补。

尊时凯龙人生就博在这里给大家提个醒,小寒时节天气除了严寒,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干燥,大家可以多饮汤汁润燥生津,比如柠檬水,梨水等。另外大家也可使用尊时凯龙人生就博系列产品,可以让身体进补适宜,尽快恢复健康状态。

★情志调整
人们经常很注意吃什么去补养身体,却常常忽视调畅情志、融入自然去为自己补充能量。
中医认为,肾者,封藏之本,精之处也,与冬令之气相应,在志为恐。小寒之时,应注意敛肾精、补肾阳。天气寒冷、日照减少,易使人情绪低落,郁郁寡欢,少言懒动。加上今年小寒前后新冠疫情袭击全国各地,很多人心理上充满了焦虑、恐惧。

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》指出:“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。”就是要人们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,处于“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”状态,方可使心神安静自如,含而不露,秘而不宣,给人以愉悦之美。应调节自己的心态,保持乐观、节喜制怒。

太阳好时到外面或窗台边晒晒太阳,多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,动静结合。动可健身,静可养神,体健神旺,可一扫暮气,振奋精神。

目前大家可能正经历着新冠病毒的身心考验,希望大家调整心态,不因天寒去埋怨,因为正月即将到来,这一切不过是大自然的规律。人生亦是循环,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,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。